褐头山雀

雀形目

褐头山雀 Willow Tit

山雀科 山雀属
Paridae Parus montanus

描述:体小(11.5厘米)的山雀。头顶及颏褐黑,上体褐灰,下体近白,两胁皮黄,无翼斑或项纹。与沼泽山雀易混淆,但一般具浅色翼纹,黑色顶冠较大而少光泽,头显比例较大。诸亚种略具差别--songarus的背部赭褐,两胁黄褐;stoetzneri相似但顶冠褐色;affinis顶冠褐色,下体沾粉色;weigoldicus顶冠黑褐色,下体带粉色;baicalensis上体灰,两胁仅略沾皮黄。

虹膜-褐色;嘴-略黑;脚-深蓝灰。

叫声:鼻音的dzee及tchay声,前有尖细的si-si声,且常由响而尖的tzit或 tzit-tzit导出,与沼泽山雀的爆破音pitchou成对比。鸣声随分布区域而异,基本上为相同音调的长音似duu-duu-duu-duu及s'pee-s'pee-s'pee-s'pee。
分布范围:欧洲及亚洲北部至日本。

分布状况:甚常见于中国东北部及西北阿尔泰山(baicalensis)、天山特克斯流域(songarus)、中北部(affinis)、中南及西南(weigoldicus)和北方(stoetzneri)的中等海拔针叶林。

习性:似沼泽山雀但喜湿润森林。

:Songar Tit(桑加山雀)P. m. songarus(包括stoetzneri)有时被视为独立物种(Harrap及Quinn, 1996),但肯定为montanus超种的一部分。

上一篇:

白顶鵖

相关文章

  • 红腹山雀 Rusty-breasted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davidi描述:体小(13厘米)而有特色的山雀。头及胸兜暗黑,松软白色颊斑,颈圈棕色,下体栗黄色,背、两翼及尾橄榄灰色,飞羽具浅色边缘。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深灰。叫声:嘶嘶声psit;吱吱声chit'it'it及简单的"chick-a-dee"及t'sip't-zee叫声。分布范围:中..
  • 沼泽山雀 Marsh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palustris描述:体小(11.5厘米)的山雀。头顶及颏黑色,上体偏褐色或橄榄色,下体近白,两胁皮黄,无翼斑或项纹。与褐头山雀易混淆但通常无浅色翼纹而具闪辉黑色顶冠。亚种hypermelaena的上体沾橄榄绿,有时显露蓬松的短冠羽;dejeani相似但顶冠少光泽;brevirostris的上体灰色..
  • 西伯利亚山雀 Siberian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cinctus描述:体小(13厘米)的山雀。特征为头顶、颈背及上背烟褐色,余部似浅色的褐头山雀。虹膜-褐色;嘴-近黑;脚-深灰。叫声:多变的chik-chik-chik叫声,鸣声为重复的psiup声及似昆虫的振翅声。分布范围:阿拉斯加、斯堪的纳维亚北部、俄罗斯北部至西伯利亚东部..
  • 台湾黄山雀 Yellow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holsti描述:体小(13厘米)的山雀。冠羽长,下体柠檬黄色。雄鸟:背及翼覆羽黑色,冠羽背面白色,两翼浅蓝,尾蓝而外缘白色,眼先斑黄色,臀斑黑色。雌鸟:色暗,背橄榄绿色,无臀斑。幼鸟色浅,下体偏白。虹膜-深褐;嘴-黑色;脚-灰色。叫声:重复欢快的chichishui-chic..
  • 西域山雀 Turkestan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bokharensis描述:体大(15厘米)的灰色山雀。似大山雀的灰色亚种而不易辨别,但尾较长而略楔形,上体为较单纯灰色。然此种在中国仅与腹部黄色的大山雀亚种(kapustini)在分布上有重叠,因此不易混淆。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青石灰色。叫声:似大山雀,但较尖细而哀婉。..
  • 大山雀 Great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major描述:体大(14厘米)而结实的黑、灰及白色山雀。头及喉辉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幼鸟胸带减为胸兜。6个亚种略有差别,见于中国极北地区的亚种 kapustini下体偏黄而背偏绿。此亚种易与绿背山雀..
  • 褐冠山雀 Grey-crested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dichrous描述:体小(12厘米)而色淡的山雀。冠羽显著,体羽无黑色或黄色但具皮黄色与白色的半颈环。上体暗灰;下体随亚种不同从皮黄色至黄褐色有变化。亚种dichrous 具偏白的下髭纹,灰褐色的喉与黄褐色胸及深灰色上体成对比;wellsi的下体皮黄色较浅,喉及胸不成对比;..
  • 黄腹山雀 Yellow-bellied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venustulus描述:体小(10厘米)而尾短的山雀。下体黄色,翼上具两排白色点斑,嘴甚短。雄鸟头及胸兜黑色,颊斑及颈后点斑白色,上体蓝灰,腰银白。雌鸟头部灰色较重,喉白,与颊斑之间有灰色的下颊纹,眉略具浅色点。幼鸟似雌鸟但色暗,上体多橄榄色。体型较小且无大..
  • 煤山雀 Coal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ater描述:体小(11厘米)的山雀。头顶、颈侧、喉及上胸黑色。翼上具两道白色翼斑以及颈背部的大块白斑使之有别于褐头山雀及沼泽山雀。背灰色或橄榄灰色,白色的腹部或有或无皮黄色。多数亚种具尖状的黑色冠羽。与大山雀及绿背山雀的区别在胸中部无黑色纵纹。亚种ater及insularis冠..
  • 红头山雀描述 体小(10厘米)的活泼优雅山雀。各亚种有别。头顶及颈背棕色,过眼纹宽而黑,颏及喉白且具玄色圆形胸兜,下体白而具不同程度的栗色。亚种talifuensis及concinnus的下胸及腹部白色,胸带及两胁浓栗色;前者略显深。亚种iredalei 下体多皮黄色,胸及两胁沾黄褐,上背及两翼灰色,尾近黑而缘白。幼鸟头顶色浅,喉白..
  • 勒山雀英文名 Parus wollweberi勒山雀繁殖方式 卵生。勒山雀习性 该鸟常在山区阔叶林或针叶林间活动,生性活泼,常在枝叶间跳跃觅食。勒山雀体形特征 该鸟头顶有一棕褐色的凤冠,眉、颈项白色,耳羽浅褐色,上背、上覆羽淡褐色,嘴峰、脚均黑色。勒山雀食性 食物以昆虫为主,兼食植物种子等。勒山雀叫声 鸣声多变。..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