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头山雀Black-throatedTit

观鸟品种

红头山雀描述 体小(10厘米)的活泼优雅山雀。各亚种有别。头顶及颈背棕色,过眼纹宽而黑,颏及喉白且具玄色圆形胸兜,下体白而具不同程度的栗色。亚种talifuensis及concinnus的下胸及腹部白色,胸带及两胁浓栗色;前者略显深。亚种iredalei 下体多皮黄色,胸及两胁沾黄褐,上背及两翼灰色,尾近黑而缘白。幼鸟头顶色浅,喉白,具狭窄的玄色项纹。

红头山雀虹膜 黄色;嘴-玄色;脚-橘黄。

红头山雀啼声 似银喉长尾山雀。尖细的联络声psip, psip;低颤鸣声chrr, trrt, trrt;嘶嘶声si-si-si-si-li-u及高音啭鸣。

红头山雀分布范围 喜马拉雅山脉、缅甸、印度支那、中国华南及华中。

红头山雀分布状况 常见于海拔1400~3200米的开阔林、松林及阔叶林。亚种iredalei于西藏南部,talifuensis于西南,concinnus于华中、华南、东南及台湾。头顶灰色的亚种pulchellus可能出现在云南西南部西双版纳澜沧江以西。

红头山雀习性 性活泼,结大群,常与其他种类混群。

红头山雀俗名 红白面只。

相关文章

  • 黑眉山雀描述 体型纤小(11厘米)的山雀。似黑头长尾山雀但色淡,额及胸兜边沿白色,下胸及腹部白色。亚种obscuratus似指名亚种但色暗而深且褐色较重。黑眉山雀虹膜 黄色;嘴-玄色;脚-褐色。黑眉山雀啼声 似银喉长尾山雀。黑眉山雀分布范围 青藏高原东南部、缅甸西部及北部、中国华中及西南。黑眉山雀分布状况 常见留鸟于西..
  • 西域山雀 Turkestan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bokharensis描述:体大(15厘米)的灰色山雀。似大山雀的灰色亚种而不易辨别,但尾较长而略楔形,上体为较单纯灰色。然此种在中国仅与腹部黄色的大山雀亚种(kapustini)在分布上有重叠,因此不易混淆。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青石灰色。叫声:似大山雀,但较尖细而哀婉。..
  • 大山雀 Great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major描述:体大(14厘米)而结实的黑、灰及白色山雀。头及喉辉黑,与脸侧白斑及颈背块斑成强对比;翼上具一道醒目的白色条纹,一道黑色带沿胸中央而下。雄鸟胸带较宽,幼鸟胸带减为胸兜。6个亚种略有差别,见于中国极北地区的亚种 kapustini下体偏黄而背偏绿。此亚种易与绿背山雀..
  • 褐冠山雀 Grey-crested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dichrous描述:体小(12厘米)而色淡的山雀。冠羽显著,体羽无黑色或黄色但具皮黄色与白色的半颈环。上体暗灰;下体随亚种不同从皮黄色至黄褐色有变化。亚种dichrous 具偏白的下髭纹,灰褐色的喉与黄褐色胸及深灰色上体成对比;wellsi的下体皮黄色较浅,喉及胸不成对比;..
  • 黄腹山雀 Yellow-bellied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venustulus描述:体小(10厘米)而尾短的山雀。下体黄色,翼上具两排白色点斑,嘴甚短。雄鸟头及胸兜黑色,颊斑及颈后点斑白色,上体蓝灰,腰银白。雌鸟头部灰色较重,喉白,与颊斑之间有灰色的下颊纹,眉略具浅色点。幼鸟似雌鸟但色暗,上体多橄榄色。体型较小且无大..
  • 煤山雀 Coal Tit山雀科山雀属 ParidaeParus ater描述:体小(11厘米)的山雀。头顶、颈侧、喉及上胸黑色。翼上具两道白色翼斑以及颈背部的大块白斑使之有别于褐头山雀及沼泽山雀。背灰色或橄榄灰色,白色的腹部或有或无皮黄色。多数亚种具尖状的黑色冠羽。与大山雀及绿背山雀的区别在胸中部无黑色纵纹。亚种ater及insularis冠..
  • 勒山雀英文名 Parus wollweberi勒山雀繁殖方式 卵生。勒山雀习性 该鸟常在山区阔叶林或针叶林间活动,生性活泼,常在枝叶间跳跃觅食。勒山雀体形特征 该鸟头顶有一棕褐色的凤冠,眉、颈项白色,耳羽浅褐色,上背、上覆羽淡褐色,嘴峰、脚均黑色。勒山雀食性 食物以昆虫为主,兼食植物种子等。勒山雀叫声 鸣声多变。..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