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画眉的饲养 内容: 在四川又称金画眉。 属雀形目,鹟科,画眉亚科。 广泛见于甘肃东部、陕西南部、湖北、安徽、江苏以及四川、云南以东的华南大陆和台湾、海南岛。 画眉体长约24厘米。 上体橄榄褐色,头和上背具褐色轴纹;眼圈白、眼上方有清晰的白色眉纹;下体棕黄色,腹中夹灰色。 栖居在山丘灌丛和村落附近或城郊的灌丛、竹林或庭院中。 喜欢单独生活,秋冬结集小群活动。 性机敏胆怯、好隐匿。 常立树梢枝杈间鸣啭,引颈高歌,音韵多变、委婉动听,还善仿其它的鸟鸣声、兽叫声和虫鸣,尤其是在2—7月间,喜欢在傍晚鸣唱。 食性杂,但食虫较多,主食蝗虫、金龟甲、蝽象、天社蛾等昆虫、幼虫及卵,冬季吃一定数量的植物种子及果实。 4—7月繁殖,营巢于地面草丛中、茂密树林和小树上。 巢呈杯状或碟状,由树叶、竹叶、草、卷须等构成,内铺以细草、松针、须根之类。 每年产卵2巢,每巢3—5枚卵。 卵一般为椭圆形,呈宝石蓝绿色或玉蓝色。 中国盛产鹛类,而画眉又是鹛中之冠,它的种名“canoras就是音调佳美的意思。 画眉不仅有自己独特的声调,而且能随时仿效其他动物声音,所以自古以来就为人们笼养。 1、鸟的选择画眉是我国特产的、驰名中外的笼鸟,饲养历史悠久,各地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有一套饲养、驯练和调教方法。 画眉产于南方,由于气候关系,南方饲养的画眉在健康状况,寿命等方面都优于北方。 画眉好斗,一般认为善斗的鸟常常也善鸣叫。 对姿态的要求,一般是不趴笼底、不钻栖杠、不仰头,鸣叫时抓栖杠有力,身体竖立,尾勾杠,雄姿英发。 羽色有青、黄、红之分,可根据爱好选择。 羽毛紧贴身体、尾呈棒锤状的较好,也有喜欢体侧羽毛长的,即所谓“胆毛长”。 还有人根据眼睛的色彩分级,有天白、大青、小青、菜籽黄、红泡等。 雌雄叫声明显不同,但外形却很难区分,故有“画眉不叫,神仙都不知道”的说法,据说,雄鸟嘴粗壮、嘴峰较圆、鼻孔长、嘴须外展,身体羽毛羽干纹细而色浅;后趾垫大、爪粗,排便时“分裆”。 野生的成年画眉虽然可以笼养,但较难驯熟,而且往往在驯化过程中易出毛病,所以最好选择当年的幼鸟驯养。 画眉有“齐毛”(出壳20天左右)、“朴毛”(出壳约一个半月)和“伏毛”(出壳3个月左右)几个阶段,饲养“伏毛”画眉,调教成绩最佳,这时体质健壮,适应能力强,野性不大,而且开始鸣叫。 2、笼的特点画眉(亚)科的大型种类身体强壮,好斗而且善斗,决不可把两只雄鸟同笼饲养,否则会打伤致残或死亡。 笼子要坚固,笼条要粗。 新捕来的生鸟野性大,乱扑乱撞,需放入板笼中。 画眉科的鸟多生活在南方潮湿丛林中,喜欢水浴,最好备有专门水浴笼。 根据画眉吃昆虫、果实及种子,粪便稀软的特点,笼底应为亮底,下有托粪板。 所有画眉(亚)科、鸫(亚)科的大型种均可使用画眉笼。 发布时间:2024-09-04 09:05:28 来源:植物迷 链接:https://www.qiue.cn/content/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