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东山白沙枇杷 内容: 东山白沙枇杷简介东山白沙枇杷是江苏省苏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白沙枇杷又名“白玉枇杷”。 果实均匀整齐,形如圆球而稍扁,肉厚汁多,肉色晶莹,肉质细嫩,酸甜适度,入口而化,爽口不腻,果形大、果肉洁白甜嫩,汁多核少,可食率高。 品质优。 枇杷通常依果肉颜色分为白沙和红沙枇杷两大类,其中白沙枇杷以果肉白嫩细腻,风味浓甜,皮薄多汁等众多优点而被视为枇杷中的精品,主要优良品种有冠玉、白玉、青种、美玉、丰玉、照种、宁海白等。 东山白沙枇杷呈鹅黄色,果形扁圆,平均单果重35克,肉厚皮薄易剥,果肉洁白晶莹,入口而化,甘甜微酸、风味浓郁,爽口不腻,汁多核小、可食率高。 品质优。 东山白沙枇杷什么时候上市白沙枇杷上市的时间是在五月,最出名的白沙枇杷产地是江苏省的东北镇,每年到了摘白沙枇杷的季节是东北镇最热闹的季节。 东山白沙枇杷产地介绍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所辖渡口村、渡桥村、吴巷村、潦里村、新潦村、双湾村、太湖村、莫厘村、碧螺村、杨湾村、陆巷村、三山村、洞庭社区共计13个行政村(社区)。 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0´~120°27´,北纬31°00´~31°07´,种植面积在1666公顷。 东山白沙枇杷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历史1、土壤地貌情况 苏州东山地处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之滨,是太湖中的一座半岛,被东山山脉分成前山和后山两部分,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高、西南低。 东山镇地貌主要为低山丘陵、山前平原和滨湖滩地等类型,东山总面积96. 5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50. 5平方千米,占52. 3%。 栽培区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以石质黄土、深厚肥沃的沙土构成山地、平原果园土壤,养分充足,pH约为6. 7,有机质含量3. 65%,适宜果茶林生长。 2、水文情况 东山半岛北、西、南三面环太湖水,东山境内拥有大小37条河道。 渡水港北起小北湖口,西南至白浮门出太湖,纵贯境域,全长12千米。 大缺港地 处东山东北,横越东西,连接小北湖与东太湖,隔岸即临湖镇,全长3千米。 雕鹗河通渡水港,在摆渡口与大缺港交汇后入临湖境,与黄洋湾相接,全长3. 5千米。 栽培区域的浇灌水源均为天然雨水、太湖水。 3、气候情况 东山地处北亚热带,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又受太湖小气候环境影响,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6℃,平均湿度76%,温暖湿润,无霜期298天,年平均降雨量1139㎜,雨水充沛4、人文历史情况 东山镇是全国白沙类枇杷的主产区,是全国枇杷传统四大产区之一,也是全国枇杷栽培的最北缘地区。 东山镇环境优越,种质资源丰富,在农户长期精心栽培和自然条件影响下,果茶间种分布,形成了特殊的果茶间种栽培模式并沿用至今。 东山白沙枇杷栽培历史悠久,各代白沙枇杷均是当地农民、科研人员精心选育和自然选择的结果,先后有“金罐”、“银罐”、“鸡蛋白”、“照种”、“白玉”、“冠玉”等优质白沙品种。 5、农户遵循着绿肥还田、有机循环的生产方式,将间种的茶树修剪枝、园内杂草等覆于枇杷种植穴上,同时开塘扩穴,将国家首批种质资源保护区——湖羊所产羊粪腐熟后施用,使得土壤肥沃,枇杷树生长旺盛,生产出来的东山白沙枇杷深受市场欢迎,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销往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等全国各地,经济效益好,使得东山白沙枇杷成为东山镇第一大果品。 白沙枇杷品种特性白沙枇杷是中等大,椭圆形或高扁圆形,白沙枇杷初花期10月底至11月上旬,盛花期11月中下旬,终花期1月上旬,果实成熟期5月底至6月初。 白沙枇杷果顶平凹;基部钝圆;萼片宽短,平展;萼筒大;白沙枇杷果面淡橙黄色,绒毛多,绒毛呈灰白色,萼周绒毛长而密聚,深灰色。 白沙枇杷果面斑点呈圆形;果梗附近较多;白沙枇杷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果肉洁白,果肉平均厚度0. 85cm,肉质细腻易溶,汁多,风味清甜,品质佳,可溶性固形物12%—14. 6%,可食部分70. 55%,果皮薄韧易剥离。 白沙枇杷种子长圆形,浅赭黄色,每个白沙枇杷果实含种子2—3粒,单粒种子重1. 32g,种皮光滑,斑点小,白色,分布于种脐周围,基套小,绿色。 白沙枇杷有哪些优良品种1、软条白沙原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为白肉品种。 该品种树势中庸,树冠开张,有明显的中心主干,分枝力中等,枝条细软。 树冠呈圆锥形至圆头形,叶片大小中等,长椭圆或广倒披针形,叶面平坦,质地薄。 果实呈扁圆或圆形,顶部平广,平均单果重30g左右。 果面呈淡黄色,不套袋下多锈斑。 果皮薄,剥离后能自然卷成筒状。 果肉呈黄白色或乳白色,肉质细嫩易溶,果汁多,味鲜且浓,含糖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8%,每果含种子2~5粒,可食率为70%左右。 开花期10月底至次年1月中旬,果实在金华成熟期为5月中下旬成熟,主要缺点是果实抗逆性差,冻害重,成熟期遇高温干旱和多雨,易引起日灼果和裂果。 2、宁海白1994年从实生的白沙枇杷中选出的大果优质中熟白沙枇杷新品种,2014年通过浙江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宁海白果实长圆或圆形,单果质量平均33g,最大86g;果皮淡黄白色,锈斑少,皮薄,剥皮易,富有香气,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腻多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16%,最高19. 2%,风味浓郁,可食率73. 4%,每果种子数1~4粒。 果实丰产性好,栽后第3年挂果,4年生株产可达11. 2kg,成年生株产可达15kg以上。 初花期10月中下旬,盛花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终花期次年1月中下旬,花期较软条白沙长,因此,抗冻性强于软条白沙。 在金华地区果实成熟期为5月中下旬。 缺点是易裂果与日灼。 3、太平白丽水市农业局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从丽水地方资源中选育而成,树势中庸,树形较直立。 果近圆形,果柄稍歪并弯曲,果面绒毛较厚,果顶平或微凹,萼片小、稍开裂。 果面橙黄色,果皮较宁海白厚,果肉白色稍带乳黄色。 平均单果重27. 08g(疏果后单果重可达30g以上)。 单果种子数2. 2粒,种子小,单果种子重2. 39g,可食率75. 30%。 肉厚、质细嫩、味鲜甜,汁多,可溶性固形物13. 6%,可滴定酸0. 39%。 抗逆性好,果面洁净、果锈少,山地种植不裂果、无日灼、无紫斑。 发布时间:2025-01-16 11:00:00 来源:植物迷 链接:https://www.qiue.cn/content/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