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喙羽病”,就是“PBFD”
发布时间:2025-05-06 09:00:00 | 来源:植物迷

图片

病原性

1、PBFD病毒是环状病毒(circovirus),亲上皮性的,而华氏囊可能是第一个局部增殖的地方,本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免疫抑制。

2、疾病的严重性视感染病毒的计量、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及品种。

3、病毒的增殖在慢性PBFD可在皮肤及内脏器官发生。抗原也可以在肝、肾、胸腺、骨随以及其它内脏被发现。

4、造成幼鸟的肝炎,无论是急性或慢性病程中肝都是PBFD病毒增殖的重要地点。

传播

1、由于华氏囊为重要的病毒标的器官,所以可藉由粪便而排毒。

2、由羽毛、皮肤、和喙上皮细胞的脱落均可排毒,这些污染物经由健康鸟食入即可造成感染。

临床症状

1、感染PBFD病毒的幼鸟,经3-4周后开始发病。

2、一开始呈现嗜睡、无食欲及沉郁,其它症状有脱水、绿便及急性羽毛之坏死。

3、无食欲的鸟在强喂饲时,会对喂饲知食物反流。

4、眼睛周围皮肤有时会出现绿色的污点。

5、排泄物有绿色的粪便(排除是食物造成的绿便)及尿酸盐(量会增加)。

6、病鸟一般在临床症状出现后5天左右死亡。

提示:您可以通过浏览器菜单选择“文件 → 打印 → 另存为 PDF”来保存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