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词派都有谁(花间派词人有哪几个)

知识

网友提问:

花间词派有哪些人?

优质回答:

花间派是唐五代词学派别名。因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而得名。该派词家以唐温庭筠为首,重要代表词家尚有韦庄、孙光宪、顾夐等。该派词题材以描写男女情爱、相思离别为主,描写女性美尤突出,也有一些作品描写南方景物、风土人情,还有少量作品涉及了边塞景物与生活。词风绮靡华艳,但也有疏淡清新明丽者。该派对后世影响甚大,至一直有奉之为词家正宗、“本色词”者。r

其作品总集《花间集》,共十卷。前有五代词人欧阳炯序。选录晚唐、五代词人自温庭筠以下十八家词作,凡五百首,今逸二首,坊间或有妄补者,殊失其旧。每卷五十首,故一家之作数首,常有分隶不同卷次者。专录词作成书,以此为最古,历来被誉为“倚声填词之祖”,对后世影响甚大。所收作品多以宴飨酬酢、闺情离思为题材,词风绮靡华艳。因其集,后世遂称此派词人及承其流风者为“花间派”。

代表作家温庭筠(约812~866)唐著名诗人,著名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唐初名臣温彦博之后,貌丑陋,时人或称之为“温钟馗”。幼时已家道中落,无势可倚,乃苦心向学,至才高冠时。其文思敏捷,凡为诗文,多不草稿,提笔而就,洋洋万言。每入试诗赋,常八叉手而成八韵,时称“温八叉”。酷嗜音乐,精通音律,尤善管弦,自谓:“有丝即弹,有孔即吹”,“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生活放诞不羁,喜与歌舞乐妓厮处。少有经济大志,正直敢言,每讥刺权贵,为其所忌,故应举屡试不第,终生仕途偃蹇,为官仅至襄阳巡官、国子助教、方城尉,其一生大半漂泊困顿,身后被诬“浮浪”、“轻薄无行”、“恃才傲物”等恶名。其一生政治上有志难成,文学成就却极高。其诗与李商隐风格相近,并称“温李”,成就虽不如李,亦不失为晚唐诗坛一大家。范文澜《中国通史》谓:李于唐诗可为总结,温于宋词则开先河。他在词史上占有突出地位。五代赵崇祚编《花间词》录其词作六十六首,且列于该集之首。他是第一个专业词作者,被后人誉为花词派之鼻祖。其词用调多,声律讲求,为词律正规化作出重要贡献。其词题材较狭窄,多描写青楼倡女的生活及其离别相思之情。其词与诗风格不同,喜用雕琢,造语精工,色彩秾艳,对后世词影响很大,被认为婉约词派开创者。在其影响下,后世长期认为词为别制,为艳科,“诗庄而词媚”。其代表作有《菩萨蛮·水晶帘里玻璃枕及南园满地堆轻絮》、《更漏子?玉炉香》、《梦江南?梳洗罢》等。原著有《乾子》三巻、《采茶录》一卷、《学海》三十卷、《握兰集》三卷、《金荃集》十卷、《汉南真稿》十卷、《汉上题襟集》十卷、诗集五卷,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及《金荃词》。

其他网友回答

有啊,一树梨花压海棠。

其他网友回答

花间词派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

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 等。

1、孙光宪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

2、李珣

李珣(855?-930?),晚唐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

3、牛希济

五代词人。(872?~?)陇西(今甘肃)人。词人牛峤之侄。早年即有文名,遇丧乱,流寓于蜀,依峤而居。后为前蜀主王建所赏识,任起居郎。前蜀后主王衍时,累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随前蜀主降于后唐,明宗时拜雍州节度副使。

扩展资料

花间词派的形成,自有温庭筠的开山作用,但衍为流派,风行一时,则还有它更深刻的社会政治和文学原因。晚唐时局动荡,五代西蜀苟安,君臣醉生梦死,狎妓宴饮,耽于声色犬马。花间词正是这种颓靡世风的产物。

晚唐五代诗人的心态,已由拯世济时转为绮思艳情,而他们的才力在中唐诗歌的繁荣发展之后,也不足以标新立异,于是把审美情趣由社会人生转向歌舞宴乐,专以深细婉曲的笔调,浓重艳丽的色彩写宫能感受、内心体验。

而李贺、李商隐、温庭筠、韩偓等人的部分诗歌,又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为花间词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同上)这就决定了花间词的题材和风格,以“绮罗香泽”为主。

花间词派是中国古代汉族诗词学流派之一,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产生于西蜀,得名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词派。

花间词派主要的词人还有孙光宪、李珣、牛希济。这一词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大都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在这些词中描绘景物富丽、意象繁多、构图华美、刻画工细,能唤起读者视觉、听觉、嗅觉的美感。由于注重锤炼文字、音韵,从而形成隐约迷离幽深的意境。对后世的文人词产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其他网友回答

一,概念

以温庭筠为鼻祖的一个文人词派,出现于晚唐五代时期,繁荣于西蜀,名字来源于赵崇祚编辑的《花间集》这一派的词作,大都以贵族女性为描写对象,诸如美貌,衣饰,闺愁,婉约的表达手法,缠绵的情调,工细的刻画,华丽的文字,对后世的词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二,人物及作品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词藻华丽,香艳精致。代表作《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望江南、梳洗罢》

孙光宪。字孟文,号葆光子。代表作有《菩萨蛮,月华如水笼香砌》《酒泉子、空碛

无边》

李珣。字德润四川人。代表作有《巫山一段云、古庙依青嶂》《渔歌子、柳垂丝》

牛希济,词人牛峤侄子。代表作有《生查子、新月曲如眉》《生查子、春山烟欲收》

其他人物:皇甫松、韦庄、薛昭蕴、张泌、毛文锡、欧阳炯、魏承班等。

三,花间词的生成来由。

文学的发展方向,总是会有社会政治的原因,晚唐时局动荡,五代西蜀苟安一隅,君臣颓丧,士大夫醉生梦死,狎妓宴歌,诗词便由济世的慷慨激昂转为艳情的“绮罗香泽”。

四,花间词的意义。

花间词虽然有萎靡不振,消极遁世之风,可是却也记录了历史长河中的一段坎坷,文士的生活,闺阁的风情,都有细腻的描写,开婉约词派之先。

五,花间集好句欣赏。

1.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

2.野花芳草,寂寞关山路。

3.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4.娇羞不肯入鸳衾,兰膏光里两情深。

5.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

6.半羞还半喜,欲去还依依。

其他网友回答

花间派是晚唐五代词派,其名字起源于《花间集》前蜀王衍、后蜀孟昶,皆溺与声色,君臣纵情游乐,词曲艳发,这一时期的词把视野完全转向花柳风月,多写女性的姿色与生活情状,特别是她们的内心生活。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五代后蜀赵崇祚选录唐末五代词人18家作品500首编成《花间集》(10卷),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外,其余如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都是集中在蜀地的文人。他们的词风大体相近。后世因而称之为花间派。

温庭筠

  温庭筠(812?—870?),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中唐以后,文人写词的渐多,温庭筠是其中写词最多、对后人影响也最大的作家。他出身于没落贵族的家庭,长期出入歌楼妓馆,“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温庭筠传》),为当时士大夫所不齿,终身困顿,到晚年才任方城尉和国子监助教。他的诗和李商隐齐名,但更多表现个人的沦落不偶,而较少伤时感事之作。

韦庄

  韦庄向来和温庭筠齐名。他的词风格上也较温词清新明朗。韦庄,字端已,五代著名词人。他的词在内容取材上较温词广泛、民间气息浓厚,和温词比较,具有疏淡浅显、清丽自然的特色。句与句之间关系清晰、布局疏朗而有层次。温、韦词在内容上并无多大差别,不外是男欢女爱、离愁别恨、流连光景。但韦庄更善于运用清丽的字句、白描的手法、疏淡秀雅的笔调描写缠绵婉转的深情。由于深受民间作品的影响,他的词在语言上能够做到清朗自然,不含一点浓艳的颜色、没有一点辞藻的堆砌。他善于以直率坦白的语言描写热烈真挚的情感,可谓是“寓浓于淡”。

相关文章

  • 花语:完美婚姻寓意:菖蒲的姿态优美,叶子纤细翠绿,寓意着文人的高洁品质,不屈服于外界的势力,有自己的坚持和操守。象征着不肯与浊世同流合污,脱俗出尘的品质。菖蒲在德国的花语是完美的婚姻,所以也能象征着美..
  • 蝶恋花欧阳修结局?蝶恋花欧阳修的结局是调整自己的心态,度过了寒冬,迎来了春天。《蝶恋花》是北宋词人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大雁北飞,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词人半夜梦醒,醉酒已除,香炉燃烧的烟雾正袅袅上升,灯光发出一圈圈的光晕,营造出一种朦胧幽渺的氛围。下片紧承上片,由景而情。美好的时光如流水般逝..
  • 《蕙兰引》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不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也因其传承价值而备受关注。该作品以细致入微的描写及优美的语言展现了文人雅士情感世界,对于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具有极高的价值。首先,《蕙兰引》所描写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生活细节和自然景色的世界,在这里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文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 花间派的鼻祖是是谁?花间派的鼻祖是唐代著名诗人温庭筠,他是唐初的宰相温彦博的后人,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但是文思敏捷,对于写诗非常的有天赋。其最有名最为人所知的诗句大概就是那句“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了。他的词辞藻华丽,饱含情意,被人誉为花间派的鼻祖。哪一位诗人被称为花间诗派的鼻祖?《花间..
  • 〈桃花扇〉中的侯朝宗与李香君,历史上真有其人其事吗?历史上真有其人其事。 清初作家孔尚任撰《桃花扇》剧本,描写的就是侯方域与秦淮名姬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侧面反映了明亡清兴的历史背景。 侯方域,明朝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末清初散文家,散文三大家之一、明末“四公子”之一、复社领袖。 李香君,原姓吴,江苏..
  • 花间派词人有哪十八位?花间派词人有温庭筠、皇甫松、和凝、孙光宪、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牛希济、欧阳炯、顾夐、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十八位。花间词派产生于晚唐五代时期的前蜀,是中国古代诗词学流派之一,其名得自于后蜀赵崇祚所编词集《花间集》。他们奉温庭筠为鼻祖,绝大多数作品..
  • 电影花园街五号插曲?花园街,怒方的生命,尊严不重要,紫罗兰发带,那年我五岁,满,流年啊,你奈我何,河流,无处安放,你走你的路,谢谢,为什么不再快乐点,现在或永远,闪亮的日子,我爱你,不合时宜,誓言,亲爱的 今夜你在哪里,我真的需要你,小鸟,李建国,我们该做什么,夜里,没有人要我,追梦,点亮火焰,我希..
  • 凌霜傲雪的梅花,梅花又名一枝春,被誉为“花中之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牡丹又名富贵花、洛阳花,有“花中之王”的美称。在清代末年,牡丹就被当作中国的国花。在古代菊花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菊花,临风傲骨,凌寒不惧。中国历代诗人画家,以菊花为题材吟诗作画众多。兰花又名王者香、国香、幽客、..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
蜂鸟影院2048影视资源论坛熊猫影视河马影视星辰影视萝卜影院八哥电影网人人看电影无忧影视网橙子影视网叮当影视网天天影视网青青影视网电影天堂开心追剧网西瓜影院麻花影视网70影视网年钻网茶小舍电影藏影堂新神州影域煮酒观影体积影视爱看影院星光电影至尊影院极影公社超清视界